扫描二维码关注清风白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清风时评 > 正文 >

当前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8年09月02日 点击数: 字体: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以民生为本,以惠民为重,关注民生,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急,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然而现实中,一些惠民政策在执行中大打折扣,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实有发生,导致干群关系紧张,损害政府形象,破坏了群众基础,因此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们只有真正找到问题存在的形式及原因,找到有效措施予以治理,才能保证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一、当前损害群众利益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

(一)用“计划”的手段指导市场经济,导致群众被动、甚至是负债累累搞建设。“三农”问题一直是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农村,农民要发展重在产业的大发展,而现实中一些乡镇不切合实际,不因地制宜,大张锣鼓地搞所谓的“面子工程”建设,搞得农民身心疲惫,负债累累,结果是产业没搞上去,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搞下来了。完全不根据市场经济的供需要求,紧抓市场要素,盲目地搞建设,忽视市场的作用,完全没有摆脱“计划”的模式,政府还是扮演着“全职太太”的角色,结果信息不对称,技术不全面,价值作用不大,农民的产业建设往往是坚持,坚持再坚持,而后“一命呜呼”,政府好心做坏事,农民费力做不成事。

(二)“官本位”思想加重农民负担。随着国家取消对农业税的征收,几千年的农民赋税制度悄然退出历史的舞台 ,农民的负担大大减轻,但现实中,“官本位”思想的根深蒂固,让部分干部认为“为官”要为用权,不用不为官,“权”是要用,但要“艺术”,而不是乱、滥用。现实中确实存在在乡镇村财务管理、宅基地审批、土地资源开发等过程中暗箱操作,以权谋私,损害群利益的行为。其次在农村教育,道路修建,计划生育和农村建房等方面存在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行为,变相加重农民负担;挪用、克扣粮食直补资金,套取国家资金转移用途等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二、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纠正不正之风。

(一)转变职能,服务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抓住“市场”这一主导要素,创建服务型政府,放权社会,做好信息、协调、组织服务,“撑好浆”把握好方向,而不是要划好船,事必恭亲,以市场为导向,以群中为基础,搞好产业建设。

(二)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维护群利益。封建社会的官吏都能喊出“为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买红薯”的豪言壮语,更何况是我们受过马列主义熏陶的党员干部了。加大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深入学习国家政策法规,提高其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增强为民服务的本领。加大干部作风建设力度,定期不定期地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牢固树立为民用好权的政治态度,以构建和谐为目标,以扶贫济困为己任,以深入一线,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探索创新贯穿始终的一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无私奉献精神。

(三)完善工作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制度的刚性能够有效的杜绝各种不利行为的发生,因此,在维护群中利益的同时我们要加快制度建设的步伐,确保用制度来管人,用制度来约束权利的运行,保证权利能够正常运转,同时抓好工作责任落实,确保各项任务目标能够在规定的时限,范围内完美完成。健全乡村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民主理才运行机制,加强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管理。

(四)强化监督检查,从严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坚持“齐抓共管,上下联动”依靠群参与和支持的工作模式,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对在工作中存在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从严查处,全力维护农民合法利益不受损害。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要始终把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

 


[打印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