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关注清风白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清风时评 > 正文 >

俯身与豁出:蒋婷婷的“泥土气”诠释了新时代干部的为民本色

文章来源:西营镇 作者:方学升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23日 点击数: 字体:

在皖北一个小村庄的田间地头,人们经常能看到一个挽着裤腿、满脚泥巴的年轻女干部与村民一起劳作。她是蒋婷婷,一位普通的基层干部,却用不普通的行动诠释了“俯得下身、豁得出去”的深刻内涵。当“躺平”“佛系”成为一些年轻人的口头禅时,蒋婷婷们用自己的选择告诉我们:真正的青春价值,在于把根深深扎进人民的沃土;真正的干部本色,在于时刻保持与群众同频共振的“泥土气”。

俯下身去,是一种政治姿态的转变。曾几何时,个别干部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里“遥控指挥”,满足于“文山会海”中的纸上谈兵。而蒋婷婷反其道而行之,她深知只有脚上沾满泥土,心中才能沉淀真情。在脱贫攻坚最吃劲的时候,她连续三个月住在村里,走遍了每一户贫困家庭;在农田水利建设的关键期,她和村民一起扛沙袋、挖沟渠,手上磨出了血泡也不下火线。这种“俯身”不是做做样子的姿态,而是真正把自己当成群众中的一员,用最质朴的方式践行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当干部能够自然地蹲在田埂上与老农聊天,能够毫不嫌弃地坐在贫困户的炕头上吃饭,干群之间的“心墙”自然就消失了。

豁得出去,体现的是责任担当的勇气。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往往面临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复杂局面。蒋婷婷在解决村民土地纠纷时,曾连续一周工作到凌晨;在抗击突发自然灾害时,她第一个冲进危险区域转移群众。这种“豁出去”的精神,源于对职责的敬畏、对群众的深情。新时代的基层工作,需要的正是这种敢于直面矛盾、勇于破解难题的担当。当一些人对“硬骨头”避之唯恐不及时,蒋婷婷们选择的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果敢。这种担当不是蛮干,而是在充分了解实际情况基础上的科学作为;不是逞强,而是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必然选择。

“泥土气”背后是深厚的人民情怀。蒋婷婷的手机里存着全村留守老人的联系方式,她记得住每家孩子的上学情况,甚至能说出哪块地适合种什么作物。这种看似琐碎的“了如指掌”,恰恰是干部与群众心贴心的最好证明。在电商直播带货成为扶贫新路径时,她亲自上阵为村民的农产品代言,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她千方百计引进专家指导特色种植。这些行动都彰显了一个朴素真理: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你当家人,只有带着感情做事,工作才会有温度。这种“泥土气”不是表面的作风修饰,而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人民立场。

从蒋婷婷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基层干部的生动缩影。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全国有数百万像她这样的干部奋战在第一线;在疫情防控最前沿,无数“蒋婷婷”用坚守筑起了保护群众的铜墙铁壁;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选择到艰苦地区建功立业。他们共同绘就了一幅“俯身为民、甘于奉献”的时代群像,用实际行动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

干部脚下沾有多少泥土,群众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蒋婷婷的故事告诉我们:衡量一个干部的价值,不在于职位高低,而在于为民情怀的深浅;评价一项工作的成败,不在于表面政绩,而在于群众口碑的好坏。当更多干部能够像蒋婷婷一样,既“俯得下身”又“豁得出去”,既保持“泥土气”又不失进取心,我们的事业就能获得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就能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


[打印文章]
更多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推己及人[ 2025年06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