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混进来的纪检监察干部,不忠诚、不干净被纪委查处,严重影响了纪检监察队伍形象。省纪委突然宣布对我留置时,我彻底崩溃了,多年担心害怕的一天还是来了,没想到进了纪委系统还是被查了。”这是安徽省蚌埠市纪委原副书记、监委原副主任赵明伟在忏悔书中的陈述。本想以纪检监察机关作为自己贪腐的“保险箱”,没有料到反腐的利剑向内斩破了这道自以为能保护自己的屏障。
作为正风反腐监督的主力军,纪检干部肩负着政治生态的“护林员”的重要职责,只有“做到忠诚坚定、担当尽责、遵纪守法、清正廉洁”,才能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然而在现实工作中,部分纪检干部理想信念跑偏,企图以纪检监察机关作为自己腐败的“保护伞”,不仅毁坏了纪检队伍的形象,更是对政治生态的严重污染。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护林员”,忠诚、干净、担当是应当而且必须具备的素质。每一个纪检干部都应该有这样一份自觉,以严明的纪律约束自己,以优秀“护林员”的身份要求自己,忠于党和法律,保持自身的干净,提升自己的能力,扛起自己的责任。
强化系统内部的监督。“赵明伟案再次释放一个信号:纪检监察机关不是天然的‘保险箱’,对于那些企图混入纪检监察机关,把纪检监察机关当作‘箭牌、护身符’寻求庇护的,纪检监察机关将坚决清理门户,不遮丑、不偏袒、不护短,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坚决保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正气充盈。”纪检系统要善于发现队伍内部的问题,不能只监察别人而让自己的队伍腐蚀不堪。队伍内部要敢于自我检查,自我批评,反腐的利刃要敢于内向,发现队伍内部有“毒树”、“病树”,要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决心去医治,防止纪检系统成为防腐治腐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