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关注清风白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清风时评 > 正文 >

从“三苦精神”中汲取动力

文章来源: 作者:罗铖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24日 点击数: 字体:

“长征精神”到“延安精神”再到“工匠精神”,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种新的精神被提炼总结出来,以此来涤荡我们的心灵,给我们注入新的动力。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确定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面对新的形势任务,习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今天,越来越多的本土文化、精神被挖掘提炼出了,成为影响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现实中,我的家乡白河就因“三苦精神”而闻名三秦大地,就因“三苦精神”而焕发生机,就因“三苦精神”而旧貌换新颜。  

领导苦抓是“三苦精神”的基础。“莫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一个地方能否发展,百姓的生活能否改善,这与地方官员的工作能力和作风息息相关。如果地方官员能力出众,作风过硬,有魄力、有胆识,敢于动真碰硬,那么这个地方就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这里的百姓就能从中受益。当前,扶贫脱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时间紧、任务重,作为主官,我们就要发挥表率作用,带头践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真抓实干,竭尽全力打赢这场仗。  

干部苦帮是“三苦精神”的纽带。传帮带是我们的优良传统,通过相互帮助,干部了解百姓的所需,拉近了同百姓的距离,百姓获取了所需的知识,推动了自身的发展,密切了干群关系,强化了干部的担当意识。而扶贫脱贫工作的结对帮扶与此如出一辙,当前许多百姓想发展但没有计划,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要真正沉下身躯,融入百姓之中,了解他们的发展意愿,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苦干实干,直至其脱贫摘帽。  

群众苦干是“三苦精神”的核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群众,而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依靠群众,群众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源动力。无论是修路架桥,还是发展烤烟产业,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都是群众没日没夜、加班加点苦干换来的。当前,群众脱贫致富的关键在于自身,帮扶计划只是一种指引,我们要激发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号召广大群众苦干实干,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换取自己的金山银山。  

“三苦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在新时期、新任务面前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学“三苦精神”,用“三苦精神”,传承“三苦精神”,从“三苦精神”中汲取动力。  




[打印文章]
更多
下一篇:“热线”不该被“人为占线”[ 2017年10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