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报道称,某市民在拨打其所在区管委会公租房登记中心咨询电话时,拨打48次电话中47次均占线,仅一次接通后即挂断,后该市民上门咨询时才发现听筒被工作人员搁置在一边,造成了“人为占线”。
开通热线电话是为了给老百姓办事行方便,如果说窗口服务是用眼观,那热线电话就是用耳听,工作人员的及时接听不仅可以让老百姓少跑冤枉路,也会大大地提高窗口工作效率。报道中某区管委会公租房登记工作人员人为制造“占线”,使得老百姓对信息咨询服务的需求不能满足,政府机关形象受到折损,“热线”反而寒了民心。
近年来,类似“人为占线”的“热线不热”现象时有发生,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作风问题。现实中,部分工作人员因放松自我修养,导致党性意识不强,宗旨观念缺失,服务意识淡薄,工作作风“慵懒散”,不担当、不作为,既伤了民心又损害了队伍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影响他们的思想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作风建设体现在一件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上,好的作风关乎党的形象,更关乎人心向背。党员干部要自觉锤炼党性修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行动自觉,在工作中要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竭尽全力为老百姓办好每一件事,唯有如此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增进与群众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