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关注清风白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清风时评 > 正文 >

中国梦 我们的扶贫梦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6日 点击数: 字体:

 

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我们做了很久很久

这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我们走了很久很久

因为有梦,所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因为有梦,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中国梦牵手扶贫梦,扶贫梦汇入中国梦

追梦路上,这个梦渐行渐近

 

                    追梦的路从未放弃

 

 “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土石三寸厚,地无百亩平,晴过三天地冒烟,雨过三天光石板”,这就是白河地形地貌的真实写照。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要生存,不向天要产量,不向地要收成,那是不行的。因此,白河人民从未停止过决战贫困的步伐。从体制改革推动减贫(1978-1985年),有计划组织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1986-2000年),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不断摸索,历时20多个春秋修田造地不间断,累计砌石坎3.5万亩,相当于7个万里长城,修成水平梯地23.5万亩,率先在陕南土石山区实现了人均一亩基本农田,初步解决了白河人民的温饱问题。赢得了1991年全国贫困山区经济开发经验交流会在白河召开。

 

让梦想照亮现实

 

2001年,国务院下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使扶贫内容更加丰富,从输血到造血,从专项扶贫到“三位一体”,扶贫工作全面推进,政策不断完善,扶贫方式丰富,贫困人口不断减少。10年来,组织实施了96个扶贫重点村建设,投入项目建设资金3.52亿元,着力改善重点村基础设施、农村产业、村容村貌和公共事业,解决了7.5万人人畜饮水困难,村村修通了水泥公路。实现了贫困村群众生存条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贫困人口增收的目标。实施移民建房1.2万间,搬迁贫困群众41001.5万人, 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52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2亿元,共减免搬迁户各种税费709.6万元,人均减免471元。有组织开展农民技术培训6.5万人,其中实施“雨露计划”培训3261人;围绕全县五大产业,累计投放小额信贷资金1.24亿元,扶持贫困农户8266户,扶持贫困农户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使贫困人口依靠产业增收收入,使全县5.37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2010年,按照国家2300元新扶贫标准,白河县还有9.6万人的低收入人群,在新的扶贫开发历史起点上,同样处在“啃硬骨头、打攻坚战”的阶段。

有梦想就又希望,有信念就又力量。

在这条路上,我们着眼小康社会大局,立足农民收入“倍增”,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瞄准扶贫对象,县委探索出了建立广大群众“住有所居、业有增收、困有所保”三大体系,在山下建新村,山上建园区,农民就地变工人。在反贫困的进程中,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安居梦:我们紧紧抓住陕南避灾扶贫搬迁政策机遇,扶持大山深处、居住危险地带、贫困群众的安居梦。县委、县政府制定了“11135”十年城乡一体化建设体系(即:重点建好1个县城、11个集镇和35个新村),将全县7.2万人居住在滑坡险段或高山陡坡上的群众搬下山,坚持科学规划、贫困、避灾优先,突出集中安置,强化产业支撑,创新社区管理。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集中安置,优先特困危居安置。突出集中安置,强化特困危居安置,推进有序安置。每年按照集中安置不低于80%;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威胁户不低于20%;特困户和五保户搬迁安置比例不低于10%的指标落实搬迁对象。努力使搬迁人口打破区域界限,将基础设置向、公共资源、产业建设向“11135”集聚。目前建设47个集中安置点,捆绑各类部门项目资金4.2亿元,投资7.3亿,搬迁6440户。

增收梦:随着移民搬迁工程的实施,人口大量下山后,山上腾出了大量的山地资源,只有在社区新村周边规划建设一批农业园区和示范点,发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吸引搬迁群众就地务工就业,才能切实解决农民增收问题。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在全县制定出台了“61122”现代农业示范体系,重点建设6个现代农业示范园、统筹抓好10个龙头企业、10个专业合作社、20个农业示范点、培育职业农民2000人,推进全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截止目前,通过示范引领,全县发展示范园40多个,建设各类产业合作组织40多个,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20多家,全县探索形成了“工商企业下乡建设、外出老板返乡建设、村组干部带头建设”三种发展模式,通过企业、能人大户带头,不仅更好的利用空置的土地资源,更是带动低收入人群的增收梦。

幸福梦:在发展中,我们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实行了对没有能力的农户 “养起来”,有发展能力的农户“扶起来”的办法,我们规划今后十年构建“22311”特困人口保障体系,通过新建或改建20个敬老院,解决2000名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利用避灾扶贫搬迁政策,免费为3000户特困户新建安置房,解决1万人的住房问题,每户培育1个增收项目。去年,新进敬老院五保300人,在7个村建设了270套特困户安置房,供其免费居住。同时,我们把残疾人、因灾返贫、因病返贫的弱势群体纳入低保范围,实施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让他们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这个梦,中国梦,这个梦,富裕梦、幸福梦

在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打印文章]
更多
上一篇:浅谈基层工作者应具备的情怀[ 2013年08月26日 ]
下一篇:从白河一中审计与整改说开去[ 2013年08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