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关注清风白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本地资讯 > 正文 >

县纪委机关精准“把脉”推进脱贫攻坚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29日 点击数: 字体:

白河县纪委监察局认真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精确识别贫困户,因人制定帮扶计划,夯实工作责任,确保贫困群众得到有效帮扶,稳定增收。  

精准识别,一户不漏。在贫困对象识别上,包建村瓦屋村全村330户1060人家庭情况、人口状况、居住条件、耕地面积、健康状况、家庭收入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做好基本情况收集。按照宣传动员、提出申请、村民评议、“三委”审核、代表决议、公示公告、复审复核的工作方式,对贫困户识别过程全程纪实,记录下每一次的评选过程,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确定70户175人的贫困对象,并深入分析致贫原因,找准扶贫工作的切入点,制定帮扶措施。  

因人施策,一个不少。机关每名干部结对帮扶一至两户贫困户,按照因人而宜、一户一策的方式,制定脱贫规划,确保贫困户如期实现稳定脱贫目标。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计划新建贫困户安置房30套,危房改造16户;集中整治重点院落5个,院坝硬化6.6公里,安装路灯30盏;新修人畜饮水工程1处,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以上。在产业发展上,以发展茶叶产业、养殖业为主导产业,采取“贫困户+园区+合作社+能人大户+个体户”的发展模式,降低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资金投入和市场风险,计划建设500亩茶园,茶叶合作社一个,目前已建成300亩,初步形成了规模效应。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意原,采取大户示范带动模式发展养殖业,已培育养殖大户5户。协调组织社会力量对贫困户进行帮扶,冷水商14名会员帮扶26户贫困户,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发展家庭农场,并帮助销售农副产品。  

夯实责任,一抓到底。瓦屋村白河县精准扶贫2016年底脱贫示范村,针对包扶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县纪委监察局做到点面结合,把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风和腐败问题作为解决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的重点,强化监督执纪问责。重点解决基层干部在扶贫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和侵占挪用、与民争利等问题。研究扶贫项目建设资金监管问题,落实扶贫信息公开、公示监督具体环节,确保扶贫资金落到实处,增强脱贫措施的可行性、实效性。


[打印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