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关注清风白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故事 > 正文 >

蔡襄:经邦济众 留名青史

文章来源:中纪委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7日 点击数: 字体:

                             

    “四谏经邦,昔日芳型垂史册;万安济众,今朝古道肃观瞻。”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锦岭的蔡襄墓前,竖立着一对石望柱,柱上镌刻的这副题联概括了蔡襄一生勤政爱民的功绩和后人对这位清廉之臣、耿直之士的敬仰之情。

    正直之士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宋兴化军仙游枫亭(今属莆田)人。天圣八年(1030)考中进士,先后任漳州军事判官、知谏院、福建路转运使等职,卒赠礼部侍郎,谥“忠惠”。

    庆历三年(1043),宋仁宗补点蔡襄为知谏院。仁宗时期,京城连年发生火灾,亟待修复的建筑实在太多,蔡襄听说仁宗要大兴土木,重建开宝寺塔时,上书极力反对,认为此举劳民伤财,于世无益,“一塔之费数百万钱,一钱之资皆生民膏血,当此匮乏之时,岂可虚费”。

    蔡襄认为言官应有“鲠正之志”,以便纠弹奸匿,肃正纲纪。蔡襄任知谏院后第一件事,就是上疏要求彻底解除吕夷简的职权。他从“体、方、行、职、事、略、谋”七个方面,一针见血列举吕夷简为相二十年压制忠良、进用朋党、专事姑息、败坏纲纪,导致宋政权内忧外患的七大罪责。吕夷简因此不得不于庆历三年九月,以太尉虚衔致政。

    “苟利国家,岂顾后患”,为了驱除奸邪,以利国家的长治久安,蔡襄曾表示自己可以不顾个人的身家性命,这体现了一位正直之士的担当精神与高尚情操。

    忠心报国

    蔡襄虽只活了五十六岁,但为国尽忠、为民无私的精神却贯穿其一生。

    蔡襄知泉州时,对晋江县令章洪之依仗当朝宰相、自己的伯父章得象的权势,为所欲为、欺压百姓的蛮横态度十分不满。经过仔细调查,蔡襄掌握了章洪之的罪恶事实,上报朝廷请求法办。蔡襄还引导龟湖塘周边百姓制订了一套用水塘规,解决了被章洪之拖延多年的水利纠纷,使当地粮食生产“常常二三倍于他乡”。

    在泉州,蔡襄鼎力支持建造万安桥,在海湾开阔、撑渡不易的万安渡架起桥梁,从此“长虹卧波人争越,闽海四州变通途”。而在福建路转运使任上,他便下令在福州到漳州、泉州的干道旁种植松树,这可视为万安桥的配套工程,当时有一首民谣赞曰:“夹道松、夹道松,问谁栽之?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万古摇清风。”

    蔡襄在地方任职时,不仅“广植树”“兴水利”“建大桥”,还做了许多移风易俗的事。据记载,蔡襄在世时,福州、泉州等地百姓就立碑或立祠纪念他的功德。只有替百姓着想,为百姓办事,才能得到百姓的爱戴。

    家风淳朴

    蔡襄家风淳朴,母亲的教诲让他受益良多。有一次,官府差役到蔡襄家乡征粮,态度粗暴。幼小的蔡襄见了心里不能自平,便对差役献诗云:“老母堂前补敝裘,教儿好好见公侯,人生自有相逢处,一点春风在笔头。”差役听毕,觉得他言之有理,自觉羞愧,遂改其态度。

    良好的家教,为蔡襄日后做人为官打下坚实基础。他十九岁以农家子弟登进士第,步入仕途。在三十七年的为官生涯中,他不辱家声,忠国惠民,政绩卓著。

    蔡襄过世之后,后人谨守家训,并以此为荣,代代传承。

    蔡襄胞弟蔡高,曾任长溪县尉,爱民如子,当地瘟疫暴发,蔡高在救灾中染疫而亡,留下了妻子程氏和年幼的孩子。县民见其生活贫困,以钱二百千相赠。程氏却说:“吾家素以廉为吏,不可以此污吾夫。”欧阳修在为蔡高撰写的墓志铭中,赞其“以惠爱其县人,而以廉化其妻妾”。

    蔡襄次子蔡旬娶妻不索嫁妆,反对铺张浪费,亲往迎回,一时传为佳话。蔡襄曾孙蔡橚,“宰龙岩时,视事之睱,模仿祖蔡襄守福州时《教民十六事》之意,作《劝俗正本十五条》”。

    蔡襄后裔在宋代诞生了22名进士,尤其是从家族第三代至第七代,先后有十人任过知州(知府、知军),故其家族被誉为“五世十知州”。

    “谁种青松在塔西,塔高松矮不相齐。世人莫道青松小,他日松高塔自低。”这是蔡襄读书时所写的《咏松诗》,细细品味,确能读出个人成长、家族兴旺的要诀。(吴震)

             


[打印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