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时曾说:“当干部就三招,认路、认邻、认特点,那个地方什么特色、什么资源搞清楚了,工作就心中有数了。”时至今日,这“三招”仍然是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练好的基本功。
认路才能“开路”。认路就是摸清情况,用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毛泽东通过《寻乌调查》完善了土地革命政策,为制定城市商业政策和农村土地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谷文昌调研后制定“国造国有,社造社有,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政策,带动广大群众成功治理东山岛风沙;习近平总书记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以调研开路,丰富发展了治国理政的理论和实践……广大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始终牢记“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坚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务实作风,带着问题和矛盾真正走进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社区街巷,用脚步丈量民生、找准问题、开拓创新,真正让每一步踩在要处、落在细处、干在实处。
认邻才能“睦邻”。认邻就是和群众培养感情、交朋友。今年6月,《人民日报》点名表扬了河南周口驻村第一书记董桂林,他通过在村民家“付费蹭饭”,与群众同围一张桌、同吃一锅饭、同喝一壶茶,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听民声、解民忧,深受村民欢迎。“蹭饭”只是一种形式,广大党员干部真正要学习的是董桂林主动与群众建立平等互动关系的赤诚之心。只有放下“官架子”,真正和群众“掏心窝子”,才能打开群众的“话匣子”,吸收群众的“金点子”,了解群众所思所想,解决群众所忧所盼,在认邻的过程中赢得群众认可,培养浓厚感情。
认特点才能“出亮点”。认特点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开展工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发展水平、基础条件等各不相同,“一刀切”“抄答案”解决不了问题,找准特点才能出亮点。山西隰县“小西天”景区、江西景德镇创意陶瓷、山东潍坊风筝节……这些近年来爆火出圈的城市都是在找准自身功能定位和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推动特色要素转变为发展动能。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于在吃透上情、摸清下情中找到结合点,在把握规律、尊重实际中找准突破点,在守正与创新中找到切入点,对自己的“家底”心中有数,对自己的决策担当负责,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中找准推动发展、解决问题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