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让人醍醐灌顶,发人深省。作为基层干部,我们如何在新形势下高质量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仍需不断地去学习,去钻研,去破题。
坚定理想信念,将“不愿干”转化为“主动干”。近年来,基层干部压力巨大,特别是经过脱贫攻坚的洗礼,部分干部认为目标任务已经完成,出现了工作懈怠的苗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泄气松劲的倾向有所抬头。这些不良情绪不仅影响着干部自身的发展,还制约着工作正常开展。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把准思想之舵。对思想有波动,影响较轻的干部要用党史学习教育使其再启发,再教育。对有思想心结的干部通过谈心谈话,找准症结,细致了解原因,通过转岗轮训,保证待遇保障等措施激发干部活力。对思想影响较深,则通过制度保障管人管事,用严管厚爱来潜移默化推动转变。
包容放权,把“不敢干”转化为“大胆干”。有的年轻干部刚刚从学校的“象牙塔”来到基层的“大熔炉”。还不会说百姓话,讲百姓理,办百姓事。他们很有激情和想法,愿意在基层挥洒汗水和青春,却又缺少工作经验。这就需要有着丰富经验的干部进行“传帮带”,既要鼓励他们敢想敢干,又要包容他们的缺点和不足。“脚下沾了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了多少真情。”还有一些干部则心存顾虑,基层的条条框框很多,束缚很多,他们不会主动的统筹和思考解决难题的办法,只会机械地执行领导的指令。这也造成了年轻干部的“不敢干”,这就需要领导干部鼓足年轻干部敢于干事,勇挑重担的勇气,从一件件小事做起,逐层分级加压,悉心指导,经过时间的锤炼,终究蜕变成蝶,最终展翅高飞。
心存敬畏,让“不能干”内化为“坚决不干”。近年来,通过新闻媒体得知,有刚入职的年轻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经不住金钱的诱惑,蝇官巨贪,他们本将有着十分光明的前途,却亲手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令人痛心疾首。归根结底,这就是缺乏对纪法的敬畏之心。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要求年轻干部不断强化党纪国法的学习,要时刻警醒,哪些红线触碰不得,哪些底线逾越不得。只有心存敬畏,我们才能懂分寸,懂珍惜。年轻干部不仅需要朝气蓬勃,更要谦虚谨慎,只有这样才能走得高,飞得远。
生逢伟大的时代,作为年轻人,我们倍感荣幸。在这里,有着广阔的舞台可以去表演,有着伟大的事业可以去奋斗,有着辉煌的未来可以去创造,只要我们坚定理想信念,一心一意跟党走,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以忠诚干净担当定会书写不一样的青春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