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关注清风白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清风时评 > 正文 >

如何正确认识为基层干部减负

文章来源: 作者:卫东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07日 点击数: 字体:

形式主义作为一种历史顽疾,长期束缚基层干部手脚,成为推进基层工作前进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深受广大基层干部的欢迎,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杜绝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给基层干部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进一步调动了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作为基层干部也要正确处理好减负与担当、责任和工作作风的关系。    

减负不是减担当。《通知》明确提出各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无私奉献,充分展现出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始终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切实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基层党员干部是群众的主心骨,要始终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农村打基础、得长远工作的谋划上来,准确把握好当前经济发展新形势,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助力乡村振兴起好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减负不是减责任。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上升,再叠加疫情影响,多种矛盾交织,对当前脱贫攻坚全面清零行动产生巨大阻力。我们基层干部要以省“三排查三清零”工作为抓手,全面查漏补缺,找出问题短板,逐一细化解决,紧紧抓住当前工作的主要矛盾,下大力气解决主要问题,确保分管领域和各项工作统筹推进。要有较强的政治意识,不推诿卸责,把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兑现自己庄严承诺,真正实现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总目标。

减负不是减作风。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剩余脱贫人员的清零任务异常艰巨,工作具体到每一项都是一些难啃的硬骨头,加之持续巩固前期脱贫成果更需要新的方法和举措,都对基层干部的工作成效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持续传承前期优良的工作作风,保持清醒的头脑,工作高标准、生活严要求,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坚持克服松劲懈怠、精神转移现象,保持靶心不变、目标不移,工作中依然要绷紧弦、加把劲,一鼓作气,坚持到底,按时完成脱贫人员清零任务,巩固提升前期脱贫成果,为取得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全面胜利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我县全面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打印文章]
更多
上一篇:派驻机构好比神经末梢[ 2020年05月07日 ]
下一篇:武汉“清零”风险意识不清零[ 2020年05月0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