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9点,党的十九大正式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通过听原文、学原文、悟原文,我从这份32000多字、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站立讲了3个多小时的报告中读出了“满满的自信”。
一是政治自信。政治自信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把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作为奋斗目标,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建国以后,致力于实现经济发展、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深化改革开放,繁荣发展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显著提升。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都启示我们,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领导一切,才能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是制度自信。制度自信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封建王朝走到穷途末路时,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失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也未能挽救中国,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推行资本主义,也无法抵御外来者的侵略。而彼时社会主义在苏联的成功,让中国的先进分子看到了希望,找到了出路,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一制度既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精髓,又切合中国的发展实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新中国成立68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大解放、加快了政治文明建设进程、激发了先进文化的蓬勃发展、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切身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满了制度自信。
三是理论自信。理论自信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八个明确”、“十四条坚持”为我们详细讲解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包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包含有尊崇自然、绿色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思想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理论自信,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
四是强军自信。强军自信就是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坚强的军队是我们能够安逸学习、工作、生活、发展的强大后盾,不管世界如何风云变幻,只要一个强大的军队就能够保障相对安全的环境。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要建设强大的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打造坚强高效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力争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强军自信、国防自信和安全自信。
五是生活自信。生活自信就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一再指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一直坚持的奋斗目标,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要坚持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总书记每一次的强调和要求,都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报告中所提到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让城乡居民医疗、养老、救助都有保障,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掉队。等等这些工作部署,都让我们广大老百姓看到了生活自信,看到了“我的未来不是梦”,坚定和拉近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蓝图全面绘就,号角已经吹响,征程就在脚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奋斗、向上,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