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关注清风白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清风时评 > 正文 >

基层纪律审查需要“一本正经”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03日 点击数: 字体:

“我们是镇纪委工作人员,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相关规定,请你实话实说,不要说假话,否则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你清楚了吗?”这段话是纪委每次找被谈话人了解情况前必须要说的开场白,这段看似与案件查办、谈话内容毫无关系、无关痛痒的话,其实说与不说大有不同,中间大有文章 。

还记得那是我刚接手纪检工作时,第一次找被谈话人了解情况,一个有着十多年纪委工作经验的老前辈带着我,由于都是老熟人,正式谈话前,大家都坐在一起开玩笑、聊家常,当走进纪委谈话室后,我直接就反映的问题开始提问,身旁的老纪委严肃的说:“小刘,把谈话笔录上的那段话讲一下”,我顿时一愣,悻悻的将“我们是纪委工作人员……”这段话复述了一遍,心里却在想“都这么熟了,还搞这种形式主义,做这种样子”,谈话完毕之后,老纪委找到我,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复述那段话,严格按照谈话程序、遵守谈话纪律和规范,不是死脑筋、假正经,更不是做样子,是要通过这些小的细节,向他们表明一种态度,传递一种信息,‘谈话与闲聊不同,谈话就是要针对问题戳痛处、谈要害,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才能达到效果,谈话才有意义’,让他们从内心深处真正重视起这次谈话,谈话有了辣味,才便于我们了解情况,掌握事实。”

的确,县城、乡镇大多狭小,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生活圈也相对狭小,面对的大多数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常出现与审查对象是老同学、老朋友或者是其他利益关系人的现象,面对一层层的“关系网”、“利益链”、“感情套”,真正要从谈话中抽丝剥茧,将谈话内容去伪存真,就必须要有这种“一本正经”、敢于较真的精神和敢于“得罪人”的勇气,要知道“严管才是厚爱”,拉下脸、狠下心、才能真正下得去手,也才能真正将纪律和规矩挺起来。  (刘发立)


[打印文章]
更多
上一篇:从严治党需坚持党的领导[ 2017年03月03日 ]
下一篇:从严执纪要抓实抓细[ 2017年03月0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