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征程已在人们的记忆中过去了80年,今天,我们走在伟大民族复兴的道路上,长征精神依然在激励着我们自强奋斗,砥砺前行。
传承长征精神,就是将不畏艰难的精神刻进生命。两万五千里,红军走过11个省,渡江河、爬雪山、过草地,一次次知难而进,一次次绝地逢生,一次次转危为安,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诗篇,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在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的征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诸多问题,在不断研究解决的过程中,就要有长征途中的不畏艰难、知难而上的勇气,千难万难,抵不住为民服务的真诚和热情,抵不住万众一心的信念和坚守,抵不住百折不饶的坚韧和毅力,在解决问题中迎接挑战,赢得机遇,获得发展。白河县的“三苦精神”就是长征精神在某一地域的折射,不畏艰难,苦字当头,苦抓苦干苦帮,修砌相当于七个万里长城的石坎坎,在陕南贫困山区率先实现人均一亩基本农田,在十分困难的时代中解决了群众吃饭的问题,这是传承长征精神的生动实践,所以只要骨子里有这种不怕吃苦、不畏艰难的精神,就能在发展的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发扬长征精神,就是用永久奋斗的精神激荡人生。奋斗是人的一种精气神,它支撑我们有尊严的直立行走。牛顿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红军在长征中始终相信党,统一听从中央军的指挥,一直秉持着奋斗的热情,在极度险恶的条件下勇敢前行。“永久奋斗”是毛泽东同志1939年5月30日,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讲话的标题,他号召全体共产党员、模范青年要把革命干到底,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在推进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的力量是影响发展趋势的主导因素,一种精神的形成来自于实践,是一种要干成事的信念,是一种工作方法的浓缩,是一份对事业忠诚的执着。焦裕禄在任兰考县委书记时,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群众一起,忍着身体剧痛坚持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和做派让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标杆,在新的发展路上,我们更要发扬这种永久奋斗的精神,涌现出更多焦裕禄式的人物,共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大繁荣。
践行长征精神,就是用敢于胜利的精神贯穿工作。红军在长征路上的经历是悲惨的,没有精良的装备、没有交通工具、缺衣少食,凭着崇高而强大的精神信念,敢拼敢闯,坚信胜利就在前方,翻越千山万水,历经磨难,最后胜利会师。物质上极度艰苦的岁月已经远去,现在我们所处的美好时代,依然面临各种新的发展难题,我们更要有一种敢于胜利、勇于成功的信心,要有想干事、干成事的担当去奋发图强,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心里把群众当亲人,从解决群众感受最深的细节入手,使党的各项政策措施贴近民情,把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努力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特别是在当前扶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广大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群众建立了一对一的帮扶关系,党群干群更要团结友爱,向着共同目标齐心协力,党员更要发挥先进模范作用,从政策宣讲到技术培训,从发展项目选定到产品市场销售,想尽办法,出尽力气,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力量,用必胜的信念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