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很小的时候,就觉得老妈特别啰嗦,有时候听起来烦,但过后想想还真是在理。
吃饭的时候,一双筷子要拿对齐,不能敲碟子敲碗,咀嚼饭不能咂把个嘴,来客人了,要客人先入座,我们才能坐,饭吃多少舀多少,绝不能浪费,不然又开始给我讲述她小时候吃苦的日子了。
见到长辈了,要懂礼貌,主动称呼人,小时候比较害羞遇到亲戚了就躲在妈妈身后,她不厌其烦的教我们要主动打招呼,开玩笑的说嘴甜的孩子有糖吃。
上学了,要按时到学校,专心听课,认真写作业,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不许说脏话,不能迟到早退。
上班了,要多多学习,认真工作,对得起工资,对得起吃的饭。
出门了,要走马路右侧。骑车出门要注意红绿灯,注意交通安全。
为人处事,要真诚,要认真,要感恩,要知足。
遇到困难了,要懂得勇敢面对,因为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只要坚持与努力,总会有所收获的。
成功了,不要骄傲,继续努力。
……
有时候对她的道理,也会有逆反心理,觉得老妈中规中矩、老实巴交的,一直以来都活得小心翼翼、谨小慎微的,所以才会被欺负。记得很小的时候,和奶奶、婶婶他们一大家人都住在一起,妈妈就是用她善良老实、吃苦勤劳、尊老爱幼的规矩,深得家人与邻居喜爱与认同,由此会经常受到婶婶的排挤与妒忌。的确,和老妈相比,婶婶就显得“精明”、“厉害”多了,什么都想争个她先,为人自私自利,说话粗言恶语,一般人都惹不起,躲之不急。小时候,我们堂兄妹几个小孩子经常一起玩耍,免不了打打闹闹,但是不管谁对谁错,每次吃亏的总是我们,因为如果打闹赢了堂弟堂妹,就会受到二婶的辱骂,说什么“你怎么当姐的”、“当姐的就不该这样”等等,受气了回家给老妈说,她从不会为了我们出头,只会淡淡的说,“以后别打闹”、“以后让着点”、“要爱护弟弟妹妹”之类的话,为此我总是埋怨妈妈的软弱与忍让,所以让我们这些孩子也跟着受气。
但是,大多时候,我很庆幸有这样的老妈,她用她老一套的规矩教会我们做人道理。亲戚和邻居会夸我们懂礼貌,有规矩;老师会夸我们爱学习、有纪律;领导会夸我工作认真,有上进心;朋友们会夸我真诚老实,把我当知己。每次和别人谈论起老妈时,我也不由的得意洋洋起来,我有一个这么懂规矩、明事理的老妈。有时候觉得妈妈是一位知心姐姐,亲戚朋友们遇到难题了,都会主动问她,她总是力所能及的帮忙,用她的一套人生哲理劝慰别人。现在她还在不断教我们大大小小的道理,时不时的一句俗语、谚语冒出来,让我们也见怪不怪了,但却是满满的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