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城 孺 子 牛
——记白河县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白河一中校长牛玉斌
记者:陈俊 本报通讯员:李海军 张忠新
白河全县总人口不到21万,但却实现了连续5年高考上线人数以每年百人幅度递增的奇迹。每年高考成绩揭晓,白河县城的大街小巷总会听到老百姓的啧啧赞叹:老牛真牛!今年他被白河县委宣传部文明办评为白河县敬业奉献道德模范更被群众认为是实至名归。
“老牛”的真名叫牛玉斌,现任白河一中校长,他也是一位为数不多的、在白河享有德艺双馨美誉的教师。人们感念牛校长,朴实憨厚的白河城乡干部群众给他送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绰号“老牛”!白河人看见牛校长都不尊称官名,直呼“老牛!”
踏踏实实的老黄牛
1977年,牛玉斌还是白河县原川河乡太山初小的民办教师,1981年师范学校毕业后,在白河县大双初中工作,1986年至1989年在白河三中任数学教研组长,1989年秋,调入白河一中任教。
白河县是贫困山区,调到一中工作期间,针对全县基础教育实际,牛玉斌反复调研,主持完成了攻关课题“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提出“低起点、迈小步、高标准、重实效”的教学策略,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措施,使各个基础层次不同的学生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这期间,牛玉斌始终以自身的良好品德感染学生,要求学生克服困难,坚持学习,自己小病不请假,常因咽炎发作,讲课发不出声,全凭板书上哑巴课。
示范的典型效应带动和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教师,建立起白河一中的骨干专业,学校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日益提高,特别是数学专业成为该校高考中的“拳头”,连续多年高考数学人均成绩高出全市平均成绩30分以上。2002年,牛玉斌全票通过白河县委县政府提名被任命为白河一中校长。
“牛校长”使其有了更大的舞台,也激发了他更大的能量。2003年以来,白河高考达线人数逐年攀升,为无数高中学生铺平了通往高等院校的道路。县委、县政府高度评价他的工作:“牛玉斌抓高中教育质量就是抓社会经济,贫困山区白河县要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经济的理念,要充分认识考出一个大学生消除一个贫困户的重大意义”。自此,白河的高中生源不再向往县外高中学校,白河一中骨干教师“外流”的现象也越来越少。
骨干教师王家成、华开银、黄中和等人,屡次被条件优越的外地中学以优厚待遇为筹码争抢,他们也常因工作调出问题与妻子争论,影响家庭和睦。老牛总是耐心细致地给他们的家人做工作,化解家庭矛盾。为长久地留住骨干教师的心,老牛多方奔走,吁请政府解决骨干教师配偶的稳定就业问题。经不懈努力,更是在取得不菲工作业绩的支撑下,县上破例给这些骨干教师的配偶安排了工作。
2008年高考结束,教师蒋茂林患肺癌,老牛为蒋老师的医疗费担忧,多方联系,担保借贷,数次带着蒋老师冒酷暑前往湖北十堰、省城西安求医。蒋老师不幸病逝后,老牛亲自为其安排后事,两天两夜未眠,并护送灵柩回故乡安葬。事后又亲自为蒋的遗孀到政府相关部门联系救助事宜,学校也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其临时就业。
不顾自身利益的憨牛
白河一中原本是所袖珍学校,校园占地面积仅有10545平方米,建筑面积不足一万平方米,且学校坐落在山坡上,落差达到20余米。老牛充分认识到,学校要发展,必须拓展办学空间,满足扩大学校规模需求。
2002年以来,老牛多次与建筑老板协商,先后在县城黄金地段购买了三块地皮,采用新建教师住宅楼来置换学校校园内两幢教师家属楼的“双赢”办法。五年间,校园内腾出建筑面积2876平方米用于学生住宿生活区建设,实现了在校住宿学生能在校就餐的现实。更深得人心的是,运用此法还解决了白河一中的教师住宅问题,85%的教师住进了地段好、质量高,舒心、满意的家属楼,一些条件好的教师还购买了两套住房。
但是,人们大概都忘记了,老牛自己依然住在县城较偏僻地段的住宅内。
其实,老牛也有两套房子。一套是90年代与人合伙建设的现有住宅,一套是紧邻校园的旧房屋。后者原本交通不便,但现在不同了,县上新修了长春路,这里成为了寸土寸金的地段,有人出价15万元要购买老牛这里的房屋搞开发,他拒绝了。原来,老牛看上了这里与学校紧邻的3000余平方米的土地,正好适用于学校扩大校园面积。老牛多次找县上领导汇报,多次找业主协商,人们都说,你的房子也在这里,都是公家的钱,你能不能照顾下老邻居,出个好价钱。老牛胸脯拍得山响:看在老邻居的份上,大家支持我的工作,支持白河的高中教育事业,到时候我给县上汇报,我的房子啥标准,大家都比我高,咋样?邻居们同意了,但谁知,县上公告,牛玉斌名下房屋置换价仅7万元。
“惜”生如子的孺子牛
在白河一中,要问谁最怕老牛,是学生,他们感到牛校长有一种霸气,一身正气。要问谁最爱老牛,就不仅仅是学生了,还有教师,更有更多的社会群众。
牛校长生就一副“凶面孔”,所以白河学生既向往白河一中,又“胆怯”上白河一中,因为“牛老师太厉害了,啥都管,一点坏事都不敢做。”其实,牛玉斌为人和蔼可亲,尤其是对学生更是惜爱有加。
对家庭困难的农村学生,少则十元,多则上百元的救助是他的家常便饭。多年来,受过他资助的学生究竟有多少,他自己都记不清,不过从大学校园里寄给他的一封封情真意浓的感激信,记录下他爱生如子的满腔挚爱。2006级学生李某,父亲在矿难中罹难,母亲不堪重负,服毒自杀,家中仅剩兄妹三人。该生入校两月因贫困而申请退学,牛老师亲自与其交谈三个小时,并请来该生的叔父、舅父商谈该生上学问题。最后商定,亲属负责亲情抚慰,牛老师个人出资、校党员集资、联系社会救助用于该生的生活费支出,学校减免该生的学杂费,今年高考成绩揭晓,该生考出502分的优异成绩,进入大学深造。
学生袁某、陈某等三人2007年均未考取高中,且学校知悉他们在初中时行为表现差,学习习惯差,接收这类学生入校违反“三限”政策。但家长和学生本人强烈要求到一中择校就读,老牛深知,这样的孩子如果不到学校接受教育,必将成为社会更大的负担,甚至有可能走入歧途。老牛与家长及学生本人签订三方帮扶协议,采取家长陪读,视其读满时间按政策收费的方式接纳学生入校,确保其不与社会上的闲杂人员混成一片。陪读期间,只要有空,老牛都把陪读家长当客人看待,关心生活,了解学习状况,基本做到了“每天一次看望”,诚心打动了家长,使其充分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痛下决心,做好子女的家庭教育。
有人问老牛,你五十来岁的人了,妻子还在小学当一名普通教师,住房也就那个样,你怕真是一条“憨牛”。其实老牛并不憨,老牛不懈追求、乐于奉献,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能获得群众的好评,最牛。老牛真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