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巩固提升“五个不出村.服务零距离”建设成果,推动社保经办服务向基层农村一线延伸,今年以来,白河县紧紧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行“线上与线下”“远程与当面”相结合,让参保群众不出村即可办理城乡保相关业务,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责任。全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五个不出村.服务零距离”建设实施方案》文件下发后,该县经办机构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动员会进行安排部署,并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下发《白河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办事不出村,服务送上门”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五个不出村.服务零距离”领导工作专班,会同县农商行组织全县11个镇业务经办人员和117个示范村的社保协理员,重点就经办“五个不出村.服务零距离”建设,镇村工作职责和业务经办流程进行了专题培训,确保了示范点工作正常开展。
二、加大政策宣传,全面提升经办服务水平。围绕“办事不出村、服务送上门”活动内容,该县通过微信公众号、业务工作群发布信息;张贴告知书、致一封信;印发政策宣传资料、制作宣传专栏;走访入户面对面宣传等多种方式,把开展城乡居保“办事不出村、服务送上门”业务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让参保群众知晓通过“陕西养老保险”“安康智慧人社”手机APP进行自助办理参保登记、待遇领取、保费缴纳、生存认证、权益查询等基本信息的操作使用,了解“助农E终端”设备的功能,知道镇、村(社区)的服务地点和服务人员等,同时,利用全县通村通组城乡客运公交车开展城乡居保相关政策和业务经办流程视频宣传,截至目前,累计播放宣传视频10万余次,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围绕建设标准,增强村级经办服务能力。以“六有”为建设标准,依托村(社区)委会或服务中心设立了城乡居保业务经办专区;为全县11个镇117个村配备了117台电脑及打印机,制作悬挂了117个“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便民服务点”标识牌,在经办区域摆放了服务事项清单;根据村(社区)的人口和自然面积情况,在交通便利、人员密集的固定场所村(社区)布放了“助农服务E终端”设备,实现参保群众通过“陕西养老保险”“安康智慧人社”手机APP进行参保、缴费、待遇领取登记本信息查询;同时,落实各镇具体经办人员核准参保人员情况信息,建好本村户籍和常驻人口的基本信息台账,时刻关注人员动态,精准掌握辖区内人员的实际情况,并将参保人员业务资料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归档。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成试点村117个,投入资金共计186.3万元,建设完成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