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为了让党员和工作人员现场体验白河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实地感受白河近年来的建设成果。白河养老中心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 “充分认识我国改革开放40年巨大成就” 主题党日活动,先后到白河高中、三苦精神纪念馆现场参观学习。
在白河高中,大家在高中行政后勤支部书记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行政楼、教学楼、田径场、宿舍楼、食堂,听取关于高中建设及支部工作特色。2011年县委县政府累积投入资金近4个亿历时三年,建成校园16万平米,校舍10余万平米、场馆3.5万平米、绿地3万平米。校园主要功能区场地总高差27米,分布在三个台地上,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教学、办公、生活等各功能区相对独立,以道路、连廊联结各区域、各建筑物,十分方便。所有宿舍可提供24小时热水、安装有空调,提供自动洗衣设备,可容纳5000名学生寄宿。2016年被命名为陕西省普通高中示范性学校。现有教学班78个,在校学生4000人,教师327人。
在高中座谈时大家结合自身上学经历和眼前所见,纷纷感叹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通过改革开放,才能有今天如此宏大的学校。硬件上去了,教学成绩如何呢?虽然以前大家通过身边人知道了解一些,但没有今天到现场详细听取来的更直观。新校区建成后高考质量逐年攀升,近几年来,高考本科上线率保持在90%以上,二本以上达线率70%左右(其中一本上线率为34%),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位居安康市前列。市政府设立“励志奖”八年来成为全市县(区)属中学唯一每年都有学生获此奖项的学校,已向清华、北大、浙大、复旦等名校输送了许多优秀学生,为白河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通过学校领导的介绍和大家熟知的身边人和事,大家深受鼓舞和启迪,纷纷感叹,唯有改革开放才能建设这么好的学校,有了好的硬件设施再配上好的老师,我们白河教育怎么能不出好成绩?确实应该感谢党,同时我们自己也应该结合自身工作环境的变化,没有理由不好好工作。
来到距离县城80公里位于天宝农业园区的三苦精神纪念馆,大家被一件件实物和图片所反映出的白河“三苦精神”所震憾。“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土无三寸厚,地无百亩平”,是白河县自然地貌和群众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曾经有专家和学者断言:“白河是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可是就在这里,21万白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他们不屈服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半个多世纪的卓绝奋斗。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化腐朽为神奇,创造出了大巴山上的奇迹,铸造出了一方地域的人文精神——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这是白河县几十年坚持不断治山创业的经验积累。
2010年8月,县委、县政府为探索秦巴山区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天宝村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综合试点,把山上农户迁移到山下建设农村社区,土地流转给企业建成农业园区,通过企业用工解决农民稳定收入来源,探索出“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农民就地变工人”的“天宝模式”,成为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成功典范。
一天紧张的实地参观学习在返程的车上,大家虽然有些累,但谈起今天的现场感受。大家纷纷表示心灵受到了震撼,思想得到了洗礼,深受鼓舞和启迪。看到白河日新月异的变化,不断感慨我县的变化之大、之新,都为白河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欣慰,对白河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回到单位后,将认真学习发扬白河的“三苦精神”,将党员的先进性转化为敢于担当做奉献的实际行动,从自我做起,把每件事干好,为白河养老保险事业追赶超越发挥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