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白河县移民局党支部与水坪村党支部联袂加强党建工作,党员干部与水坪村党员群众广泛进行连心交友,坚持抓好党建促脱贫,不断加大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力度,整合阵地资源,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功能,全村以党建为引领的脱贫攻坚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建好党建阵地,抓养殖促增收。“党支部要建好阵地,党员要带着贫困户,能人要带着贫困户,贫困户要跟着市场走,找准致富的路子,实现脱贫摘帽目标。”局党支部书记梁宏勋在参加两个村支部班子、党员干部和组长的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说。按照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党员干部进村后,迅速入户调查,主动与帮扶企业协调联系,多次与扶贫攻坚驻村工作队一道摸底调查,采取党员帮扶、能人帮扶和企业共同帮扶,保证土地不能荒芜,增添农业生产发展后劲。在党支部的组织发动下,该村贫困户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培育养猪、养鸡、养羊等养殖大户。全村60%以上的贫困户基本实现户均养猪2头。养鸡500只以上户1户,200只以上大户3户,50只以上户30户,20只以上户50户。养羊20只以上大户10户。全村仅养殖业一项可为贫困户人均增收800元以上。
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助力脱贫攻坚。为大力推进党支部+贫困户+合作社建设,吸收贫困户入股,资源变资金,让资金变股金,农民变产业工人。局党支部将党建工作触角向包建村党支部延伸,有计划的发展中华寿桃、韩城大红袍花椒、美国黑樱桃等生态经济产业。6月30日,村上召开全村土地流转产业发展脱贫大会。“自我们村上成立了丝路农村产业合作社,由合作社流转贫困户土地发展林果产业基地,我们要把分散的土地连成片,把分散经营的群众抱成团,进行规模集约化经营,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参与发展和务工获得收入增加。”村党支部书记龚成奎满怀信心地说。
水坪村有良好的土地资源和汉江气候资源,雨量充沛,光照时间长。为了把得天独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局党支部和水坪村村党支部经过商议,决定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到西安引进当地能人返乡创业成立思路农业产业合作社,组织发动贫困户流转土地。在丝路合作社负责人庞西春的带领下,组织入社贫困户85户,已流转土地1500亩,采取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发展绿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目前,全村共种植中华寿桃300亩,种植美国黑樱桃150亩,栽植花椒1100亩。“我今年开始在合作社务工,每月能挣上2000元,加上分红和其它收入,照这样下去,年收入在20000元以上,到2019年,我也能脱贫。”家住水坪村2组的贫困党员张德发无比自豪地说。
发挥党员作用,坚持为民服务“零距离”。按照县委的统一要求,局支部派出一名党员到水坪村担任第一书记,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推行党员到活动场所义务联系服务群众。“富不学富不长,穷不学穷不尽”。局党支部邀请理论宣讲员开展十九大精神宣讲,组织农业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种养殖、果树施肥修枝治虫培训,使他们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型农民,深受当地群众欢迎。特别是我局党员陈勇无论是星期天或者是节假日,无论是白天或是晚上,长年坚守工作岗位,坚持接待群众来访、答复、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让群众“不出村、不上访”便可反映和解决问题,水坪村1组老党员邓洪建说“党支部活动场所门敞开、人在党员在、支部就是我的家”。支部的感召力和党员作用的发挥,让当地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的战斗力。党员零距离为党的阵地建设注入了“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