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推动包建村快速发展,切实解决群众增收致富和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在“包联帮促”活动中,县工商局以入户走访摸实情,倾情帮扶解难题,演绎干群鱼水情关系。
发展非公经济促发展。茅坪村是白河第一大村,常住人口多、劳动力充裕,消费需求大。针对这一特点,我局充分发挥工商职能,要求联户干部在入户走访中加强支持非公经济政策宣传力度,引导有能力会经营的农户和外出务工能人兴办经济实体,从事商业零售、加工制造和服务业经营,并为其提供便捷注册登记和信息查询服务。目前该村新发展小微企业4户,个体工商户28户,经营顺利,不仅解决了自身发展问题,还吸纳剩余劳动力110余人,使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解决了照顾家庭和增收致富的矛盾,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支持产业发展促增收。发展特色支柱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今年黄姜收购价格上涨快,形势喜人,我局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对耕地多、种植有经验的农户,要求联户干部积极做思想工作,动员种植黄姜,对黄姜种植上规模、管理到位的农户我局将筹措资金在年底给予每户300至500元的奖励,提高农户的积极性。目前,已落实种植大户34户,种植面积152亩,有力推动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帮扶困难群体促和谐。根据入户走访掌握的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情况,及时与镇村领导进行沟通,商讨帮扶措施,真正解决困难群体的所需、所盼,营造互帮互助的和谐社会环境。动员机关干部捐款8000元,为4户困难党员、24户困难群众送去大米、面粉和食用油等生活急需物资,解决生活困难;为该村残疾人赠送一辆残疾人专用轮椅,有效改善出行和生活环境。实施困难大学生圆梦帮扶计划。对该村今年考取大学的贫困新生,资助4000元学费,帮助完成大学梦;协助调处化解邻里矛盾纠纷4起,代办各类证件34户次。
推进“连心工程”解民忧。根据群众反映的集镇农户卖菜难、买菜难、部分群众饮水难、出行难的实际,采取主动想办法、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多方筹措资金的方式,逐步逐项加以解决。一是主动联系外出务工能人返乡创办白河县中庆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000万元在茅坪街黄金路段建立集贸市场,化解菜农卖菜难、居民买菜难及影响交通环境的难题。二是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筹集资金10万元,新建安全饮水工程2处,解决了寇家坡和鱼儿沟115户346人的饮水问题。三是采取“政府补一点,包建单位帮一点”的办法,单位出资2万元,协助柴家坡村民修建联户路3公里,目前已完成1.6公里,有效改善了当地村民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