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中,白河县公安局建立健全四项工作机制,引导全体民警在队伍建设、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等公安工作的各个领域中创先争优,勇创一流,打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和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建立领导带头机制,身先士卒作表率。县公安局全面推行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个基层所队,每周搞一次督查,每月当一天基层民警,每月与联系点民警谈一次心,每年至少亲自办一件棘手案件或实事好事的“五个一”制度,局领导率先垂范,在全局叫响“民警向领导班子看齐,班子成员向一把手看齐”口号,并用实际行动为全局民警树榜样、做示范。活动中,党委班子成员深入到各自包抓的基层所队指导检查工作、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在局领导的带动下,全局民警结合各自岗位实际,主动作出3至5件具体事项予以公开承诺,以承诺定目标,以践诺显先进。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局班子成员主动“入户下访”60余次,“带案下访”13人次,开展“每月当一天民警”活动21次,亲自督办案件11起,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8件。
推行评选“警星”机制,比学赶超立标杆。由各单位、各警种每月从本单位民警中评选出一名创先争优意识强,工作业绩突出、承诺兑现好的先进典型上报县局,局党委通过评选、考察、公示、征求群众意见等程序,从中选出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典型作为“本月之星”。被评为“警星”的民警,在局大门口电子显示屏和公安网主页上公布照片和事迹,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一年内两次被评为“警星”的民警,其事迹在县电视台播出,为其申报个人三等功;先后3次被评为“警星”的民警,为其申报个人二等功,优先晋升职务。通过培养和树立身边的典型,在广大民警中形成“追星”效应,激发全局民警创先争优意识,在全县公安机关形成了人人争先、事事创优的良好工作氛围。截至目前,全局共评选出“每月一星”民警25位(次),先后有21个单位和42名民警受到各级表彰;近年来提拔的4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均为评选的各类“警星”。“学习警星、争当警星、赶超警星”已成为白河公安队伍创先争优的精神动力。
狠抓队伍管理机制,服务群众树形象。局党委坚持把治理“庸、懒、散、腐”作为加强民警作风建设,推进“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的突破口,通过开展“五查五看五解决”、“履职三问”等活动,加强警示教育,强化源头治理,筑牢思想防线,促进作风养成。结合省公安厅“1+9”制度规范体系,将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106种规范和制度汇编成册,人手一本,作为民警学习、工作、生活和警务活动的行动指南。同时,围绕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纪律作风情况和制度落实情况实行每天适时督查、每周集中“曝光”、每月重点讲评、每季全面通报,积极营造“争先恐后、勇创一流”的浓厚氛围。近年来,全局共落实便民利民措施38条,上门为群众办理证件8500余份,为群众做好事实事321件。
健全开门评警机制,打造群众满意工程。县公安局把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和“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作为推进“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载体,积极搭建访民、评警平台,组织民警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邀请群众进所队、进警务室,通过警民互动方式,听民声,解民忧、赢民心。同时,局机关在采取“警营开放日”、“警民相约警务室”“警民恳谈会”、工作汇报会等传统方式进行开门评警的基础上,广泛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把上门走访、案件回访、开门评警与微博发布、聊天室、手机短信等现代手段在线交流和短信评警等信息化媒介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加强“网上警务室”、“网上派出所”建设,形成集咨询、求助、办事、投诉、问策等功能于一体的警民互动平台。近年来,县公安局先后建立“网上警务室”51个,“网上派出所”9个,落实便民利民措施30余条;全局民警共走访群众9千余户、2万余人,走访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82个;各基层所队开展“警营开放日”、“警民相约警务室”、“警民恳谈会”等活动36次,先后征求意见建议86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在县局开展的回访调查中,群众满意率达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