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国土局以排查廉政风险为基础,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大力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一是认真查找廉政风险点。在岗位责任方面,该局针对人、财、物管理和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等重要岗位,重点查找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履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风险;在业务流程方面,重点查找由于运行程序不当或自由裁量空间过大,可能造成权力失控和行为失范的风险;在制度机制方面,重点查找由于工作制度机制不健全,可能导致权力失控的风险。并认真细化、分析风险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建立廉政风险防控目录。
二是细化廉政风险管理。在找准廉政风险的基础上,依据廉政风险点的多少和权力重要性、权力行使的频率等内容,按照“高、中、低”三个等级评定廉政风险点。对廉政风险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高等级风险由单位主要领导管理和负责,中等级风险由单位分管领导管理和负责,低等级风险由股室负责人直接管理负责。
三是制定防控措施,规范权力运行。该局根据查找的廉政风险点和确定的廉政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在确定的廉政风险中,属于岗位职责方面的,通过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程序和分权、控权的权力制衡机制等方式,加强监督和制约,规范权力运行,对重要部门负责人、重点岗位人员应按规定定期轮岗交流,属于业务流程方面的,按照廉洁、高效、便民的原则,制定业务流程图,确保程序规范、简明、清晰和适用;属于制度机制不完善方面的,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并抓好制度落实;属于传统手段难以有效监控的,积极采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加以监控和防范。
四是着眼于建立权力分解和制衡机制。对权力进行科学分解和配置,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行政处罚、强制事项实行调查、决定和执行分离;财政专项资金实行评审、决定相分离;重大、复杂事项实行集体决策,同时细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全面实行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行政问责制。
五是加强党务政务公开。该局通过政府网站、公开栏、媒体等方式,主动向社会公开职权目录、办事流程图、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干部选拔任用、政府采购、基建工程、资产状况等内部事项,有效加强了廉政风险防控监督。